分享至: |
2009年年初,全球各主要股市了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。而A股在這波下跌行情中卻徑自走出了一波亮麗的獨立行情,給“新世紀最困難”的2009年送上一個開門紅,表現“一枝獨秀”。
進入2009年,香港恒指數也隨波下行,今年以來恒生指數下跌9.10%,同期上證指數15.22%??梢?兩地股票呈現A強H弱的態(tài)勢,這種不同趨勢使得AH股平均溢價不斷提升,股價“倒掛”陣營正逐步縮小,顯示A股向H股的靠籠可能性不大。2009年剩余時間A股能否續(xù)演“獨舞秀”,本報記者將從兩個方面進行淺析。
AH溢價率回升36.74%
據《證券日報》數據中心最新統計,2008年末AH股平均溢價率為37.82%,溢價率低于20%的有鞍鋼股份、招商銀行、海螺水泥等16只;目前A股有所回升,AH股平均溢價率升至61.97%,而溢價率低于20%的中國平安、中國人壽、中國鐵建、鞍鋼股份、建設銀行、滬寧高速和工商銀行等8只股票,僅海螺水泥1只股票出現倒掛現象。
通過對比今年各月份的AH股平均溢價率發(fā)現,近兩個月的“提升”趨勢十分明顯。去年1月末AH股平均溢價率95.61%,去年2月末76.07%,去年3月末70.1%,去年4月末60.41%,去年5月末50.74%,去年6月末40.94%,去年7月末35.94%,去年8月末25.23%,去年9月末66.26%,去年10月末回升至49%,11月末繼續(xù)回升至59.87%,12月末則降至37.82%,時至2009月2月5日AH股平均溢價率為61.97%。對比顯示,目前溢價率水平接近于去年4月末的60.41%,與去年8月末相比提升24.15個百分點,比去年12月末回升36.74%。這是受人民幣匯率下跌的影響,去年8月份正是人民幣匯率歷史底部位置,因此去年8月末的AH股平均溢價最接近的時段,而今人民幣匯率回升和A股企穩(wěn)回暖,致使AH股平均溢價持續(xù)兩月拉大。
事實上,自2007年10月17日A股高點之際,AH股平均溢價率為115%,溢價率低于20%的有鞍鋼股份、招商銀行、海螺水泥等5只;2007年底,A股有所回升,AH股平均溢價率升至130%,而溢價率低于20%的只有中國中鐵、海螺水泥2只股票;2008年一季度末,A股下探加速,AH股平均溢價率降至149.98%,溢價率低于20%的股票增至5家,包括中國鐵建、中國中鐵、中國平安等;2008年二季度末,AH股平均溢價率已經降至98.72%,溢價率低于20%的多達14家,包括海螺水泥、交通銀行、鞍鋼股份等8家股票出現倒掛現象;2008年三季度末,股價出現倒掛現象的股票減少至4家,僅有9家AH股溢價率低于20%;時至2009年2月5日,AH股股價“倒掛”僅1只。
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A股已告別1元股時代,A+H公司中H股股價仍在1元以下的個股仍有6家,另有南京熊貓、東方航空等2只H股股價換算成人民幣仍然在1元以下,“仙股”數量仍然可觀。其中,東北電氣更以0.63港元的價格排名兩地上市公司股價最低。與之不同的是,這些公司的A股股價無一家公司股價跌穿2元大關。
境外投資者狂拋H股
難擋A股強勢
近段時間,外資銀行拋售中資H股便開始潮涌。資料顯示,1月7日,美國銀行以每股3.92港元減持了56億股建設銀行H股,美國銀行持股建行比例也從原來的19.1%下降至16.6%。美國銀行1月7日的減持價較1月6日建行收盤價4.45港元折讓12%,而購買這些股份的投資者將受120天禁售期的約束。2008年12月31日,瑞銀集團將其所持的占比1.33%的中國銀行34億股H股,在解禁期首日,全部出售給機構投資者。每股售價雖然較12月31日當日收盤價2.11港元折讓12%,但有消息稱,瑞銀共計套現8.08億美元,可能在其四季度財報中將為此錄得3億美元的交易盈利。1月8日李嘉誠基金會(Magnitico Holdings Limited)所持的20億股中國銀行H股也將于8日開始配售,售價為每股1.98港元-2.03港元。
對于瑞銀拋售中行解禁股,眾多專家認為,解禁首日即拋售股票套現,是因為瑞銀受次貸危機影響很大,急需流動性所致,并非中行的問題,而瑞銀將其加拿大能源業(yè)務和全球農業(yè)業(yè)務售予摩根大通。中行的外資股東——蘇格蘭皇家銀行、淡馬錫和亞洲開發(fā)銀行所持中行8.25%、4.13%和0.20%的股票已于2007年底解禁,都未見減持,說明他們還是看好中行未來的經營發(fā)展。
市場人士指出,無論是對中資行還是對資本市場,境外戰(zhàn)略投資者減持的影響都是有限的,既不會影響中資銀行的日常經營管理,同時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是可控的。目前市場估值處于低位、下行幅度有限,減持數量不大,愿意承接機構較多,且多采用場外合約出售的交易方式,對二級市場沖擊有限。
盡管近期外資連拋中資H股,仍然無法阻擋A股強勢上行。統計顯示,2009年首個交易月,在全球股市跌聲一片之時,滬深兩市均逆市上漲。2009年1月,美國道瓊斯指數單月累計下跌8.84%,香港恒生指數累計下跌7.71%,而上證指數累計上漲9.33%,深證成指累計上漲8.17%,明顯走出獨立行情。另外,自2003年1月上證指數單月上漲10.47%以來,滬指今年1月上漲幅度創(chuàng)6年來最高,甚至好于2006年與2007年牛市時的表現。但其中權重股表現不佳,題材股與前期超跌股在指數上漲中作用較大。在主要權重股中,中國石化單月累計漲幅最大達13.11%,中國人壽、建設銀行、工商銀行、中國銀行漲幅分別為5.63%、4.44%、3.39%、3.03%,而滬指最大權重股中國石油1月僅上漲1.97%。
春節(jié)之后,股市仍然開門紅,連續(xù)三天收陽,星期四收小陰線,上證指數累計漲幅為5.39%,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15.22%,而同期的香港恒生指數則下跌了9.10%,美國的道瓊斯指數累計跌幅達9.71%,納斯達克指數累計下跌4.2%。因全球經濟增長前景黯淡,亞太地區(qū)股市多數走低,僅韓國和新加破的股市表現較理想,中國股市表現最為搶眼,坐上全球股市冠軍位置。其中,韓國的首爾綜合股價指數累計上漲5.85%和新加坡的海峽時報指數累計上漲3.44%。從估值水平來看,目前滬深兩市平均靜態(tài)盈率已分別達16.25與15.43,已較2008年10月兩市股指處于低位時的平均市盈率分別上升了15%與8%左右,估值水平仍然很低。
多位業(yè)內人士分析認為,中國股市能夠走出獨立行情,國內政策面的暖風頻吹的確功不可沒。就在全球各大盈利或非盈利機構紛紛下調各國各地2009年經濟增長預測,各方言論對2009年世界經濟形勢普遍表示悲觀的時候,中國政府自信宣稱“保八”,各行業(yè)振興計劃也以日為單位密集出臺,給中國的A股市場打了一劑“強心針”。
不過,股價的上漲終歸需要公司業(yè)績的支撐,A股的獨立行情能走多遠,即將出爐的各上市公司年報或將給我們一個不太令人滿意的回答。已經有券商表示擔心,在外圍市場紛紛下跌之后,A股是否迎來一輪恐慌性的補跌,還是繼續(xù)上行,我們擬目以待。
來源:證券日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