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至: |
過去的幾個月里,滬深股市正經歷著一個極其強烈的向下螺旋。在滬深股指數次潮起潮落間,幾只大盤股慘遭“破發(fā)”,猶如大潮退卻后沙灘上的貝殼醒目地呈現于投資者眼前。
3月26日,中國太保成為本輪牛市行情中首支跌破發(fā)行價的股票。27 日,中煤能源、中海集運步其后塵,相繼加入“破發(fā)”行列。
轉過天來,在第二季度的首個交易日中,“青山綠水”之行情依然未改,大藍籌領跌之勢仍在延續(xù)。
重審基本面,堅持價值投資
就在股市猶如“過山車”一般一次次考驗投資者的心理底線時,人們不禁要問,大盤股如今都連續(xù)“破發(fā)”,我們還如何選擇投資方向呢?
不可否認,這些大盤藍籌股作為證券市場的“中流砥柱”,如今卻成為暴跌行情的領導者,率先出現“破發(fā)”問題,無疑在進一步打擊了市場參與者的信心,讓市場的投資心態(tài)進一步惡化。面對諸多“中字頭”上市公司逼近“破發(fā)”的局面,不少投資者在“價值投資” 與“追漲殺跌”的投機理念中來回動搖,不知該如何取舍。
對于這些大盤股的破發(fā),一位市場策略研究人士直言不諱,“這些大盤藍籌股的‘破發(fā)’都是非理性的。畢竟公司的基本面在那明擺著呢!無論從股價、市盈率哪一個角度分析,都不應該跌到今天這個程度?!?BR>
而在記者看來,這位市場人士看似簡單的回答,恰恰可以作為投資者的一項投資策略:面對股市現在茫茫前途時,關注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或許比關注其股價更為重要。
以27 日“破發(fā)”的中煤能源為例,以2006年的經營收入及原煤產量計算,中煤能源都穩(wěn)居中國煤炭行業(yè)第二大企業(yè)。同時,中煤能源也是中國最大的煤炭出口企業(yè)和中國最大的煤礦機械制造企業(yè)?!耙蝗酥?,萬人之上”的行業(yè)地位本足以構筑起投資者堅實的心理防線。
根據此前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,2007年中煤能源營業(yè)收入預計將達到368.9億元,按此計算,2004-2007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7.3%。而隨著煤炭產量的大幅提高和煤價的穩(wěn)步上漲,中煤能源煤炭生產及貿易業(yè)務收入也將從2004年的133.8億元增長到2007年預計的265.2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.6%;煤焦化業(yè)務收入從2004年的20.7億元增長到2007年預計的46.9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.3%;煤礦裝備業(yè)務收入從2004年的15.1億元增長到2007年預計的31.8億元,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8.2%。
從中煤能源的凈利潤增長角度來看,歸屬于其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2007年預計將達到51.05億元,較2006年度凈利潤27.17億元大幅增長87.9%。由此可見,無論在煤炭生產、貿易總量、利潤增長等各方面,中煤能源都保持著良好而穩(wěn)健的增長勢頭,因此這樣的業(yè)績足以支撐其現有股價。
另外,根據國內眾多券商的煤炭行業(yè)研究報告顯示,基于目前國內外煤炭供求關系的影響,2008年煤炭行業(yè)景氣仍將維持高位運行。在此“前途一片光明”的情形之下,投資者確實沒有必要為一時得失而痛心疾首。“關注基本面,堅信價值投資”或可減免股市劇烈震蕩所帶來的重大損失。
理性看待破發(fā),把握投資機會
那么,在確保上市公司基本面優(yōu)質之后,大盤股的“破發(fā)”是否就是投資機會的信號顯現呢?
對于投資者的疑問,一位業(yè)內資深人士如是回答記者,“這些大盤股的破發(fā),與大盤的深度調整關系密切,股價大幅下跌是整個市場大環(huán)境造成的,并非公司本身存在問題。在大盤連連下挫的情況下,這些大盤股想要脫離大盤,逆風上行幾乎是不可能的?!?BR>
上述人士指出:“雖然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,制約大盤反彈的因素依然存在,比如從緊的貨幣政策抑制金融和地產股的反彈空間,創(chuàng)業(yè)板推出導致資金提前分流,以及大小非解禁的壓力等等。但是,已經破發(fā)的大藍籌確實可以看作是某種程度上的投資機會,可以給予適當關注?!?BR>
該資深業(yè)內人士還告誡投資者稱:“在選擇‘破發(fā)’股投資時應更為理性一些,切忌盲目地追漲殺跌。首先,應當密切關注市場整體大環(huán)境的變化,如果市場大方向繼續(xù)處于調整之中,一定要慎之又慎,多看少動。同時,要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,盡量選擇那些本身質地優(yōu)良、業(yè)績足以支撐股價的股票,并非跌破發(fā)行價的所有個股都適宜投資。”
雖然從目前形勢來看,市場調整尚未到達尾聲,接近破發(fā)的多只股票仍有破發(fā)的可能。但我們應該相信,通過監(jiān)管層在制度上的重新布局,市場信心一定會逐漸恢復起來,價值投資的理念也會逐步回歸,證券市場一定會再次回到健康、穩(wěn)定的發(fā)展軌道上來。
期待理性投資,期盼股市穩(wěn)定!
來源:證券日報